欢迎光临青岛华慧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官网!

  • 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商标代理机构
  • 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专利代理机构(机构代码37247)
  • 青岛市技术合同服务点 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机构
  • 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培育机构
  •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0532)81117588

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向下箭头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什么是“打劫式”专利布局?专利布局能否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

发布时间:2021-08-05 00:00:00来源:思博知识产权网贾振勇点击:0 返回列表

       与其他布局不同,打劫式布局的目的:不在于保护己方产品,而是创造一种反制性和封堵性的力量,用于反制和封堵竞争对手。 

 
——贾振勇
 
       反制是指:当竞争对手对己方发起专利攻击时,己方可采用所部署的反制性专利反告对方,以迫使对方取消专利攻击行动、增加谈判筹码,或者弥补被控侵权赔偿的损失。
 
       与反制不同,封堵是一种竞争性行为,常用在颠覆性竞争的场景下,由于颠覆方的产品形态迥异于己方,不但常规的竞争手段失去效用,通过己方所积蓄的专利也无法对其进行打压和限制。此时只能采取打劫式布局策略,后发性部署专利,以期对其进行封堵。
 
       打劫式布局的核心是:要布局被反制方或者被封堵方可能会用到的专利。
 
       如果采取地雷式布局策略,被反制方或者被封堵方未必会抄袭己方的产品,此时用到相应专利的可能性较低,且不具备反制和封堵的可控性。
 
       在围墙式布局下,虽然已经就竞争对手可能的实现方案进行了相应的预测和部署,专利被反制方或者被封堵方应用的可能性会增加,但反制和封堵的可控性仍然无法把握。因此,如何布局出被反制方或者被封堵方可能用到的专利是关键。
 
      想要布局出被反制方可能用到的专利,有效的手段是围绕被反制方或者被封堵方的当前产品或者产品的未来发展部署专利,也就是说,反制性专利申请针对的是被反制方或者被封堵方的产品或者技术,而不是己方的。
 
       当己方所处的竞争环境竞争激烈,存在与己方的专利实力均衡或者占优的竞争对手时,为了保证在竞争对手向己方发起攻击时立于不败之地,就可以采用反制性的专利布局。典型的如移动通信领域,其中的参与各方均手握数千乃至万级的专利,每年的专利申请量都高达几千件,这些参与方申请这么多专利的目的就在于保持与竞争对手的专利实力均衡,避免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落入下风。
 
       其实更为实际的策略是瞄准各竞争对手的产品针对性的部署竞争对手可能采用的专利,例如竞争对手产品不足有待完善的地方、竞争对手产品功能可能升级的地方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反制力量。否则,就像是数条平行线,每家都各行其的申请专利,彼此间专利交叉采用的机率并不高,尤其在各家均将研发创新的重点放到应用层面的软件功能上,底层技术创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
 
       在出现行业颠覆者时,行业现有公司的业务会受到较大冲击。例如绿山咖啡之于星巴克,虽然都满足了用户喝咖啡的需要,但前者采用咖啡机+K杯的方式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咖啡,后者则需要在店面中提供现磨咖啡。对于星巴克而言,绿山咖啡一杯的价格只有其价格的三分之一,现有的竞争策略基本上都会失效,而由于产品形态和服务形态的巨大变化,即便是星巴克积累了再多的专利权,绿山咖啡也不可能用到。在此状况下,星巴克要想解决与绿山咖啡的竞争问题,不妨可以考虑围绕绿山咖啡的咖啡机或者K杯做外延式的专利申请,以通过专利实现对绿山咖啡的围堵。
 
       当然,由于要围绕竞争对手的产品或者技术做专利布局,打劫式布局的难度比地雷式布局和围墙式布局的难度更大,投入也会更大。
 
       为了增加打劫式布局的命中率,提高反制和封堵效能,可以注意两个关键性手段:
       1.尽可能将打劫式布局的专利通用化、底层化,这样可以显著增加竞争对手采用的概率,提高其规避的难度。
       2.标准化,将所布局的专利上升为国际标准,借助国际标准的强制性采用机制,成功实现反制或者封堵。

 

  • 高品质服务

    一对一,服务贴心周到,价格公开透明
  •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一站式手续办理,完成交易流程
  • 全程跟踪服务

    随时沟通客户,助力通过
  • 专家级指导

    专业的谈判及指导,一对一经纪人
  • 资深服务团队

    专业诚信,优质高效,严格风险把控与告知
  • 平台保障全程服务

    专业顾问一站式一对一引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