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工作的通知》(工信厅政法函﹝2021﹞43号),为做好第三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遴选类别
(一)示范企业。面向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及其他服务型制造创新模式开展遴选。
(二)示范平台。面向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及其他服务型制造创新模式开展遴选。
(三)示范项目。针对依托产业集群发展共享制造的项目进行遴选。
二、示范企业、平台、项目申报条件及推荐名额
(一)共性条件。
申报主体应在青岛市辖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近2年内(2019年1月1日起)未发生重大质量、环保或安全事故,没有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正在接受审查的情况。
(二)专项条件及推荐名额。
1.示范企业。
申报企业应为具有鲜明服务型制造特点的制造业企业。申报企业应通过战略规划、组织保障、技术创新、流程再造、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措施进行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本行业或相关领域内,其生产技术与工艺、服务能力与水平具有一定优势,服务收入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30%以上。
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推荐示范企业不超过6个。
2.示范平台。
申报平台应为从制造业企业衍生出的服务平台或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包括应用服务提供商),也可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服务机构。截至申报日正式投入运营时间须满2年。分为共享制造类和其他类。
申报共享制造类的平台,应围绕制造资源的在线发布、订单匹配、生产管理、支付保障、信用评价等,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整合分散化、多样化制造资源,发展“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模式,有效提升相关行业、区域制造资源的集聚和共享水平。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推荐共享制造类示范平台不超过1个。
申报其他类的平台,应能够较好满足相关制造业企业在发展服务型制造方面的服务需求,具备在线服务、线上线下联动等功能,在服务体系建设、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制造效率和能力,有效降低企业间交易成本和合作风险。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推荐其他类示范平台不超过3个。
3.示范项目。
示范项目面向共享制造开展遴选。申报项目应围绕相关产业集群的共性制造需求,建设共享工厂、共性技术中心,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提供共享物流、仓储、采销、人力等服务,促进集群内生产组织效率提升。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推荐示范项目不超过3个。
三、工作程序及要求
(一)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市申报推荐工作,申报主体完成申报网站(网址:http://selection.csoma.org.cn)注册并填报申报书(见附件1)。
(二)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本区市所有申报主体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按照推荐名额择优推荐。
请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本地区申报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后,填写“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并于2021年5月6日(周四)前,将申报汇总表及相关申报书(一式2份)报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配置促进处)。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3月30日